橡膠:從炒作模式看橡膠上方空間
來源:中糧期貨研究中心
在前期的報告中,筆者已經反復表達偏多的邏輯與觀點?,F在更困難的問題是,橡膠上方的空間有多大?
關于橡膠的方向判斷,筆者在本文中不再贅述,在前期報告中,筆者已經反復表達偏多的邏輯與觀點?,F在更困難的問題是,橡膠上方的空間有多大?行業(yè)里有20000、25000、30000等各種說法。然而,大部分點位的判斷其實都是拍腦袋的結論。既然空間預測的理論依據不足,我們不如不做預測,而是思考一些可以落地的跟蹤方法。只要跟蹤的指標沒出問題,就可以繼續(xù)維持偏多觀點。
先入為主的樂觀
今年橡膠幾輪上漲的炒作模式高度相似,都是在供應該增不增之前,價格就提前啟動上漲,從而表現出先入為主的樂觀。
3月,橡膠開啟了第一輪大漲,市場輿情解讀為價格在炒作干旱。然而,炒作干旱通常在4月,3月就開始炒作干旱,明顯過早。之后國內產區(qū)開始出現降雨,滬膠迅速下跌。也就是說。價格領先供應端提前發(fā)動,供應端出現反向信號之后,價格再下跌。
5月,市場普遍認為在高利潤的刺激下,產區(qū)全面開割后,供應將明顯上量。然而,實際情況是受到天氣影響并沒有上量。這次價格沒有領先太多,而是與供應端的問題同步變化。需要注意的是,橡膠供應端的問題都是積累而來的,不是一天兩天出現天氣異常,供應就會出現問題。也就是說,價格上漲與天氣問題同步推進,意味著還是價格領先于供給。之后產區(qū)天氣好轉,泰國原料價格大跌,供應得到恢復,橡膠期貨也跟隨下跌。
8月,按照往年的規(guī)律,七八月是產量的爬升期,如果七八月產量不及預期,市場就有可能會擔心全年產量將存在問題。然而,滬膠在7月31日就開始穩(wěn)步上漲。顯然,價格提前預期了八月的供應不足,只不過這次供應的恢復拖后到了10月。
顯然,橡膠市場氣氛非常樂觀,價格走勢先入為主地認為供給端利多將會出現,如果供給端現實否定了之前的假設,價格再開始下跌,這就是今年的炒作模式。
產能周期轉向決定炒作模式還將延續(xù)
在前期的報告中,我們提及產能周期轉向帶來了幾個極其罕見的反?,F象,包括非標期現價差并未在牛市中拉開,以及出現將近兩年的減產。換個角度,從橡膠期貨市場的相對強弱看,橡膠也明顯進入了新時代。
回顧歷史,受到產能過剩以及資金操作習慣的影響,過去很多年以來,橡膠一直是傳統(tǒng)的弱勢品種。買螺紋空橡膠、買銅空橡膠,似乎買任何東西都可以匹配空橡膠。每次橡膠開始跟漲的時候,就是商品市場一波牛市結束之時。
然而,今年橡膠的品種屬性出現了重大改變。如上所述,橡膠不斷地出現先入為主的樂觀假設,而且今年橡膠期貨經常走出獨立行情,明顯比其他品種強勢。品種相對強弱屬性的變化,說明存在足以決定商品時代變遷的強大因素,而基本面上只有產能周期轉向符合條件。而產能周期的變化是穩(wěn)定的,一旦開始轉向就會好幾年沒法回頭,這也決定了今年的炒作模式,在未來不會輕易消失。
開倉看動力,平倉看阻力
12月橡膠期貨價格提前上漲,是市場預期到了明年1月泰國的供應旺季會出現旺季不旺。我們套用過去的炒作模式,只要供應不足不能被證偽,橡膠的強勢就會延續(xù)。12月國內產區(qū)逐步停割,供給若要大幅增長,需要等待明年1月的泰國供應旺季。所以,12月是供給端的真空期,多頭的邏輯不容易被證偽,從而使得12月的上漲概率增大。
明年1月份,泰國如果出現供應該增不增,供應端將出現新的偏差,價格上漲的力度有望被強化。若明年1月泰國供應大幅增長,泰國膠水價格明顯下跌,則今年12月開啟的橡膠上漲將被證偽,價格有望回落。換言之,開倉看動力,平倉看阻力,供應不足沒有被證偽,橡膠上方就可能還有空間。
轉載原創(chuàng)文章請注明,轉載自沈陽屹晟自控設備有限公司,原文地址:http://m.zcsos.cn/post/2127.html